11月16日,記者冒著初冬細雨來到位于石城縣溫坊工業園的石成金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只見機器轟鳴、焊花四濺、貨車穿梭的景象在廠房內外交織,到處是火熱的生產銷售場景。企業工人告訴記者,企業近期正在趕制緬甸一家機械公司訂購的600套搖床,僅這個訂單就能為公司帶來500萬元左右的收入。
面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礦山機械行業的發展也遭遇瓶頸,石成金礦山機械卻保持增長趨勢,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力。今年,該企業產品遠銷越南、馬來西亞、緬甸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談到石成金礦山機械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程,公司總經理陳儀明說,這是科研創新帶來的“點石成金”。
2002年,在廣西經營小型搖床廠的陳儀明帶著多年的積蓄和創業的伙伴一起回到了家鄉石城縣,在溫坊工業園附近租賃廠房干起了老本行,過硬的產品質量加上陳儀明多年跑銷售積累的客戶資源,產品銷售一路飄紅,供不應求。然而陳儀明深知,在機械制造行業,研發和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小作坊式的生產不能長久地適應市場,只有講規范、上規模的企業才有發展前景。此時,一個好消息傳來:正在創建的該縣工業園可以提供土地,讓企業免費入駐。陳儀明喜出望外,抓住機會在工業園區投資建設了新廠房,同時引進新生產設備,開始了浮選機、攪拌桶等十幾個礦物洗選設備的生產和研發。
企業發展,人才是關鍵,陳儀明把人才引進當做企業發展的大事。2005年,新工廠投產在即,他聘請了當時的南方冶金學院(現江西理工大學)選礦和機械制造方面的教授、贛州冶金機械廠的資深工程師組成智囊團,并憑借自己跑銷售積攢的人脈在各地網羅專業人才,組成了自己的研發隊伍,順利打開了生產局面。2006年以后,該縣礦山機械的產銷進入黃金時期,人才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內企業發現與重視,石成金礦山機械的人才隊伍建設獨樹一幟。贛州礦山機械總廠的退休廠長、機械設計專家萬群志告訴記者,他受聘于石成金礦山機械后,同行業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但石成金礦山機械對人才和科研的重視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堅定地留在了該企業。
手機官網
微信公眾號